400-159-8098
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拆迁征收法律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释义:第33条 >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释义:第33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释义:第33条

更新时间:2025-05-09 18:48  发布:2024-08-16 12:07  文章来源: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

文章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释义:第33条,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31条,第三十三条【仲裁员回避】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回避,当事人也有权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提出回避申请:(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的;(二)与本案有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释义:第33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释义:第33条

  第三十三条【仲裁员回避】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回避,当事人也有权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提出回避申请: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的;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

  (四)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回避申请应当及时作出决定,并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通知当事人。

  条文注释

  回避是劳动争议案件的当事人要求有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仲裁员不参加仲裁活动的权利。回避是我国诉讼制度的重要制度之一,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当事人都享有申请审判员、书记员等回避的权利,在劳动争议仲裁中,采纳这一诉讼活动的有效方式,对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证案件的公平仲裁或裁决,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当事人要求仲裁员回避的申请,并不是一经提出,就发生仲裁员回避的后果。仲裁员是否应当回避的决定权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本条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回避申请应当及时作出决定,并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通知当事人。

  关联法规

  《民事诉讼法》第4章

  《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35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第18、19条

北京圣运律师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释义:第33条第一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释义:第33条第二款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31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一条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39条第二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释义:第33条第二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一条

来源:中国法院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释义:第33条,,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31条


页面浏览:4793
文章编辑:圣运律师
内容审核:王有银律师

上一篇: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9条规定
下一篇:禁毒法第三十三条规定
热门阅读
相关推荐
首页 - 团队 - 招贤 - 案例 - 下载 - 邮箱 - 联系 - 法律服务自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