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59-8098
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定了涉及4.4万户南宁五年内将改造22个城中村 > 正文

定了涉及4.4万户南宁五年内将改造22个城中村

定了涉及4.4万户南宁五年内将改造22个城中村

更新时间:2025-05-08 13:02  发布:2024-07-31 12:19  文章来源: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

文章简介:定了涉及4.4万户南宁五年内将改造22个城中村, 南宁的城中村改造,正式拉开帷幕!近日,广西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改造工作组办公室透露,广西将贯彻中央政策,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不仅如此,还立下了不少小目标。南宁作为首府城市,这次更是提前

定了涉及4.4万户南宁五年内将改造22个城中村

定了涉及4.4万户南宁五年内将改造22个城中村

南宁的城中村改造,正式拉开帷幕!

近日,广西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改造工作组办公室透露,广西将贯彻中央政策,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

不仅如此,还立下了不少小目标。

南宁作为首府城市,这次更是提前吃到了政策的红利。

01.

投资2481亿元!五年内改造22个城中村

——

11月29日,广西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改造工作组办公室对外公布,广西将积极推进在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实施城中村改造。

按照这个标准,广西符合条件的城市只有南宁。

也就是说,广西城中村改造的重点将在南宁市开展。

▲南宁城市(航拍|钟祖年)

现在,目标也出来了。

未来五年,南宁市将计划推进两批共22个城中村改造项目,第一批11个,总投资金额1322亿元;第二批也是11个,总投资金额1159亿元,总投资金额2481亿元。

涉及改造户数4.4万户,改造面积约2010万平方米,其中拆除新建项目15个,拆整结合项目7个。

这意味着,南宁市最新的城中村改造的框架方案已经搭好,有拆除新建,也有拆整结合,下一步就是挽起袖子加油干了。

具体怎么改?

目前,南宁市研究制定了城中村改造项目工作流程、经济测算和平衡办法、资金管理办法、实施房票安置办法等政策文件,推进效率非常高。

在这次南宁城中村改造的摸排工作中,南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还对南宁市城中村数量做了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官方统计。

经过摸排,南宁市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共有城中村133个,已完成调查摸底的城中村95个,涉及常驻人口约83万人。

▲南宁虎邱村(航拍|钟祖年)

作为重大的城市建设民生工程,城中村改造和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并列为“三大工程”,推进的意义非常大。

它将有利于消除城市建设治理短板、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条件、扩大内需、优化房地产结构,“一箭四雕”,直达城市治理的痛点与难点,既是落实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抓手,也是稳定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的重要切入点。

02.

城中村改造怎么改?保障性住房建设已经先行

——

城中村改造是超大、特大城市高质量发展急需解决的难题,改哪里?如何改?住建部其实早已定调。

主要是三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类是符合条件的实施拆除新建,另一类是开展经常性整治提升,第三类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实施拆整结合。

拆除新建需要考虑资金可以平衡的、改造意愿强烈的、安全消防隐患比较大的、产权基础清晰的。

整治提升则需要保留原有的土地利用和建筑物形态,同时增加点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环境治理水平。

▲南宁万秀村(航拍|钟祖年)

城中村改造不意味着大拆大建,而是将城市的公共服务部分覆盖到城中村,让村民和新市民均等地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服务,通过政府“统筹”和资金“平衡”,将城中村与周边其他国有土地整合起来改造,将低效用地转为高效用地,实现土地价值最大化。

最关键的是,城中村改造要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结合起来的。

住建部明确规定,各地城中村改造土地除安置房外的住宅用地及其建筑规模,原则上应当按一定比例建设保障性住房。

通过实现规模化的统一改造、统一租赁,解决外来人口、新市民“住房难”的问题。

如今,南宁又先行动起来了。

近日,自治区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改造工作组办公室公布,按以需定建的原则,南宁市紧盯“净地出让”和“资金平衡”两个重点,已汇总梳理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先导项目7个、住房7200套,总投资约39亿元,其中2024年计划建设住房4000套。

▲示意图(图源|网络)

也就是说,南宁将在以前以租赁为主的保障性住房体系的基础上,以需定建,加快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而且是可以“购买”的。

不过,申请人群是有严格限制。

符合“住房有困难且收入不高的工薪收入群体和城市需要引入的人才,以家庭为单位,每户保障对象只能购买一套”的条件,才能申请购买配售型保障性住房。

而且,不允许个人私下交易或者上市流通,实施封闭式管理。

那么,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将如何建设?官方也给出了方向。

通过盘活依法收回的已批未建土地、房地产企业破产处置商品住房和土地、闲置住房等建设筹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避免土地的闲置和浪费,同时也不影响正常商品房的销售。

也就是说,未来“保障+市场”将成为我国住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手抓民生,一手抓市场,切实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

这样的房地产发展新局面、新模式,南宁可以说起了个好头。

下一步,就是给予土地、金融等要素保障方面的全力支持和服务,确保条件成熟的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尽快开工了。

03.

这些城市率先行动,提前铺路

——

不单是南宁,安徽合肥的步调也非常快。

新政开启之后,合肥就开始宣布启动新一轮的城中村改造工作,明确表示要用3年的时间,将市区内剩余的104个城中村全部征迁完毕,涉及2.6万户、9万多人。

《合肥市区城中村改造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提出,市区104个“城中村”改造,是“最大民生工程”,也是老城更新的“最后攻坚战”。

▲合肥庐阳城区(图源|凤凰网安徽)

依托“规建治”一体化改革,合肥市将62个城中村打包,形成了19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同时还将30个有收益的城中村项目与土地无法出让的9个城中村进行灵活组合,形成了新的城中村改造项目。

通过创新“肥瘦搭配”的方式将土地重新整理出让,“瘦”是指支出性项目,包含安置房、道路、绿地、停车场、公园绿地的建设;“肥”是指城中村改造后释放出的经营性地块,纳入改造收入渠道,以片区经营性地块的开发利润和商业项目的长效运营收益,弥补安置房建设成本。

在资金的安排上,合肥成立全市融资专班,拓宽筹措渠道,除企业自有资金、银行低息贷款、政府筹划基金外,还会积极争取中央政策资金,同时引入社会资本共同参与。

可以说,改造目标、改造方法、改造资金都做了全面的规划,合肥的新思路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城中村改造的方向和方法。

杭州作为新一线特大城市,在城中村改造上更是快人一步,从2016年起,七年内实现355个城中村的完美蜕变。

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杭州以“住有宜居”为目标,推进“整村拆迁、连片改造”模式,完成了26万户拆迁。

不仅如此,还腾挪出10.28万亩土地推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不少文化古迹得以传承,一个个活力产业得到壮大。

此外,杭州还推动道路、学校、医院、公园绿地等配套建设,补足城市功能短板。

▲杭州城区(图源|中国环境报)

广州更是本轮城中村改造的排头兵。

早在10月就发布了《广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以及《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2021-2035年)》,涵盖了广州市内的165个城中村,其中包括150个全面改造项目和15个混合改造项目。

作为较早提出“净地出让”的城市,广州已经开始探索房票安置机制,并在全国范围内第一个提出给城中村改造立法,将城中村改造推进法制化、专业化轨道。

目前,包括南宁在内,很多城市都在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城中村改造路径。

前段时间,南宁还远赴安徽,学习他们的城中村改造新模式。

如何改出“民之所向”,撬动万亿投资,拉动房地产、新兴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让城中村重新焕发活力,这些对南宁来说都非常关键。

作者|吴晓苑

校对|刘玉婵

来源:临律-定了涉及4.4万户南宁五年内将改造22个城中村,


页面浏览:6381
文章编辑:杜若灵
内容审核:陈博扬律师

上一篇:2024年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最新
下一篇: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最新
热门阅读
相关推荐
首页 - 团队 - 招贤 - 案例 - 下载 - 邮箱 - 联系 - 法律服务自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