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5-12 07:43 发布:2024-12-11 07:54 文章来源: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
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将着力于推进七个方面的城乡融合:
◎要推进规划融合联动,健全城乡规划编制管理制度,优化公园城市城乡空间形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布局,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衡优质配置,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发展格局。
◎要推进功能融合提质,做优做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推动镇(街道)整体性提升特色化发展,高标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重点片区和结对联动合作区建设,不断提高城乡人口和经济承载能力。
◎要推进产业融合共兴,积极推动三次产业资源跨界配置和多业态融合发展,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推动现代都市农业建圈强链,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协同提升城乡经济发展水平。
◎要推进人才融合互动,积极引导人才返乡入乡,加强乡村本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人才激励和服务保障水平,不断夯实城乡发展基础支撑。
◎要推进文化融合发展,加强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着力塑造城乡文明新气象。
◎要推进创新融合赋能,深化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促进技术要素资源自由流动,畅通城乡人口双向流动渠道,激活农村土地要素活力,强化资金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基层扩权赋能和减负增效,全面激发城乡改革发展内生动力。
◎要推进治理融合聚力,强化基层党组织引领能力,创新自治法治德治结合方式,提升城乡敏捷智慧治理能力和安全韧性水平,持续完善城乡治理现代化体系。
武侯区委书记许兴国:
探索“总部研发在武侯 生产基地在金堂”发展模式
12月27日,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对加快推进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
成都市武侯区委书记许兴国在分组讨论中表示,武侯区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切实把市委部署转化为武侯行动。
探索“总部研发在武侯
生产基地在金堂”发展模式
全会提出,要加快推进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其中,要推进功能融合提质,加快重点片区和结对联动合作区建设,不断提高城乡人口和经济承载能力。许兴国表示,以此为契机,武侯区将与金堂县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点线面同步发力,打造可持续的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具体而言将:
聚力打造淮州绿谷联动发展示范区,依托淮州绿谷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打造绿色制造增长极,协同建设标准化厂房、科创空间、人才公寓等配套项目,不断提升人口和产业承载能力。
协同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围绕医药健康、新材料、晶硅光伏等重点产业领域,依托华西、通威太阳能等链主,探索“总部研发在武侯,生产基地在金堂”的产业发展模式;助力金堂拓展绿色制造研发检测、系统开发、应用场景等链条,培育打造千亿级绿色制造产业;发挥京东等链主优势,建立电商合作示范基地,着力打造千亿级特色商贸产业。
全力推动优质要素共享,发挥武侯优质科教资源辐射作用,推动龙江路小学等优质教育集团领办金堂县学校,联合共建跨区域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加快建设华西医院金堂医院(二期)项目,鼓励优质社会医院到金堂办医,完善双向转诊、远程医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机制,助力金堂提升公共服务。
抓好“三个一号工程”
千方百计拼经济搞建设
全会提出,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024年武侯具体将怎么干?许兴国对此表示:
武侯区将坚定落实“九个有力有效”“三个特别注重”重大要求,扎实抓好“三个一号工程”,千方百计拼经济搞建设。聚焦“三个做优做强”推动重点片区打造。优化太平寺现代都市工业谷城市设计,推进华为(成都)感知源谷、京东产业生态创新中心等81个项目。集中力量推动悦湖科技城片区加快起势,实施悦湖科创产业园等20个项目,率先打造功能完整、结构合理、辐射周边的示范性片区单元。
在聚焦建圈强链推动重点产业发展方面,武侯区将大力发展消费电子、数字健康、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高效运营双华数字健康产业园,加快推进小米生态创新赋能产业园等项目。锚定建设微波射频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改扩建微波产业园区,擦亮国家级产业集群品牌,预计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增长15%以上。
在高质量建设环川大知识经济圈方面,武侯区将与川大共建国家级先进材料大科学装置、解决新材料领域“卡脖子”问题;投运面向新经济的技术交叉与转化中心,打造科技成果聚集转化地;与华西医院联手打造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概念验证中心,加速科技成果从试验场走向大市场。聚焦“六个一批”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筹划实施100个重大产业化项目,力争重点产业化项目占比达45%以上,省市重点项目32个以上、总投资460亿元,切实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
许兴国表示,目前,武侯区城乡二元结构特征仍然明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南强北弱”的问题十分突出,涉农区域发展的滞后与治理的短板同时存在。接下来,武侯区将扎实抓好城中村改造试点,坚持“留改拆增优”多措并举,整体推进、分步实施13个城中村片区改造。明年重点推进果堰等7个片区,计划总投入149亿元、征拆土地1900余亩、建设48个配套项目,规划建设“彩领公寓”,增强居住、商业、公服等功能。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实施武侯区人民医院扩能提升等64个年度项目,谋划在太平寺、悦湖等片区布局品牌学校、三甲医院,着力解决公服配置不均衡问题。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于遵素
都江堰市委书记蒋蔚炜:
与高新、锦江联动 擦亮“三遗之城”品牌
12月27日,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分组讨论会上,都江堰市委书记蒋蔚炜从如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谈到智慧赋能营商环境的新思路。
擦亮“三遗之城”品牌
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片区
在推进规划融合联动方面,蒋蔚炜说,下一步将优化城乡空间形态,强化“三区三线”管控,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片区等项目,保护好生态多样性。在统筹基础设施规划布局方面,推动“天温都”高速路建设、成灌快铁公交化等,打通中心城区城乡融合的资源要素通道。
“关于功能融合,我们将高标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强先行村和重点村建设,争创全国最美宜居村庄和省乡村振兴先进县。”蒋蔚炜表示,将以重点片区和结对联动合作区建设赋能城乡融合,统筹“地上、地下、云上”三座城,深化与成都高新区、锦江区的结对联动。
推进产业融合共兴方面,都江堰将深入实施产业建圈强链,推动三次产业资源跨界配置和多业态融合发展。其中包括打造“天府粮仓精灌区”,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推动现代都市农业建圈强链,做精青城茶叶、猕猴桃、川芎等“土特产”文章,抢抓预制菜、猕猴桃花粉新赛道,推动由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建设一批智慧农业园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壮大“天府好水”等绿色食品产业。
“推动人才融合互动,我认为城乡融合的重点关键是如何把人才留住。”蒋蔚炜表示,都江堰将用好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资源,加强科创林盘、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等建设,引导乡贤能人、“银龄人才”、专技人才等参与乡村建设,并同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文化是都江堰的特色和优势。”蒋蔚炜提出,“我们将擦亮‘三遗之城’品牌,服务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设。”聚焦世界遗产文旅主轴,规划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和玉堂窑、芒城遗址公园,建设主题博物馆群落。保护好1844棵古树名木,深化李冰、孙思邈、张大千等历史文化名人研究活化,联合青羊、郫都创建古蜀文明传承创新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农商文旅体医融合发展,培育农事体验、自然研学、乡村露营、运动康养等业态,持续打造诗歌节、丰收节、采茶节等民俗节庆品牌。
在推进创新融合赋能方面,蒋蔚炜表示,都江堰将深化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着力破除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引导就近城镇化,保障进城农民参加城镇社保、子女高质量就学等合法权益。深化财政资金“拨改投”,鼓励使用权、经营权、财产权等混合增信,探索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投资机会清单。
用好与高新区、锦江区结对联动平台
推动项目开工,多投快建
除了聚焦城乡融合发展之外,都江堰还将坚定不移推进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蒋蔚炜表示,下一步都江堰将用好与成都高新区、锦江区结对联动平台,争取复用一批优质应用场景,科学建好物联感知体系,丰富拓展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森林防灭火防盗伐、天府粮仓耕地保护等特色应用场景,全面夯实智慧蓉城建设底板支撑。
在拼经济搞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蒋蔚炜表示,都江堰将加快争取落地一批“平急两用”、城中村改造项目,招引福建银河、途易蓝文旅综合体等重大项目,推动独角兽项目华玻视讯开工建设、都江堰—四姑娘山轨道交通等多投快建。此外,着力推动总投资20亿元的农夫山泉项目建成投运,“这一项目满产后,年营收将达30亿元、纳税2.5亿元”。
同时,都江堰将创新办好“新十二月市”、双遗马拉松、都江堰放水节、熊猫巴斯论坛,塑造“天府国际会客厅”品牌,构建以产业建圈强链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赵雨欣 张晓舟
新津区委书记熊艳:
打造“十二农市” 吸引更多年轻人到天府农博园
如何推进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工作有哪些布局?新津区委书记熊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津区将突出城乡融合,聚焦绿色食品、轨道交通、新能源等产业赛道,强链补链、提能升级,全力推动经济发展企稳回升。
突出城乡融合
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
熊艳表示,新津区下一步将围绕三大主导产业继续做大做强。
在绿色食品产业方面,新津产值超180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从新津宝墩十万亩现代粮油产业园区到食品加工产业,再到农博园的展示,新津区拥有完整的食品产业链条。新津将深挖本土传统食品企业潜力,在全国招大引强,进一步加大招引力度。
在轨道交通产业方面,新津区目前拥有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一大批轨道交通实力企业,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之后,新津区将深度挖掘需求,为企业在轨道交通方面拓展市场,做大产业规模。
在新能源产业方面,新津以宁德时代作为牵引,明年计划拿到知名车企上海工厂的订单,在本地进行配套生产,计划与宁德时代深度融合,布局更多的全国性产业。
发挥山水本底优势
在地铁沿线策划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
在做优做强城乡综合承载能力方面,新津区将发挥山水本底优势,完善地铁沿线形态,做大城市规模,持续做好新型城镇化改造,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据熊艳介绍,新津区将以实施城中村改造为抓手,沿地铁10号线城市发展轴,在地铁沿线及站点周边、功能区核心区、镇街场镇等区域策划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稳步分批有序推进城中村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改善形态风貌。其次,因地制宜,突出水城特色,梳理好洋马河、金马河、杨柳河、南河、西河五条河流,优化城市形态。
同时,针对新津区人口体量小、社交零售增长总量在全市排名靠后等问题,下一步将围绕已建成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做强奥特莱斯等商场,同时再大量引进首店,做优消费形态。
值得一提的是,新津拥有宝墩古城遗址、纯阳观等一系列遗址遗存,同时也有成都人喜爱的梨花溪景区等,新津区将利用好这一优势,促进文体与商旅融合,提高新津区对城市人口的吸引力,扩大消费规模。
突出天府农博园引领作用
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在推进文化融合发展、推进创新融合赋能方面,熊艳介绍,新津区将充分发挥天府农博园示范带动效应,高标准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首先是高效运营天府农博园,举办特色性农博展会以及农业类论坛。还将结合市、区的十二月市,打造十二农市,“和未来落户在新津区的农业商业综合体进行合作,在全国甄选特色农产品,每个月策划一场主题活动,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到农博园来参与我们的活动,拉动消费增长”。
在提质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方面,新津区的办法是引进城市合伙人,丰富乡村消费业态,突出“农业+科技、农业+食尚、农业+乡旅”,比如打造乡间民宿、游学活动,全农业产业链配套的农事体验,提高农业、农产品的附加值。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昌娟
社区党委书记谈城乡融合发展红利:
新机场“送”来新岗位 800多名社区居民就近就业
12月27日,提到近年来城乡融合给社区带来的发展红利时,成都东部新区草池街道绛溪社区党委书记刘再琼难掩欣喜。她表示:“我们原本是一个安置社区,随着天府国际机场投用和成都东部新区开发建设,带动提升了社区基础设施水平和人居环境,尤其是给社区居民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
刘再琼介绍,过去,社区所在地身处农村,缺乏重大产业化项目,青壮年往往外出务工。随着新机场的投用,给当地青壮年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社区距离机场约4.5公里,现在有800多名社区居民到机场从事保洁、餐饮、检修等工作。他们上下班都可乘坐社区到机场的摆渡车,不仅上下班时间规律,在家门口就业也能很好地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同时,由于距离近,凭借良好的宜居环境,一些在机场从事服务业的外地人到我们社区租房,又为当地一些居民带来了租房收入。”
“不过,城乡融合要‘融’出新水平,奔向高质量,还有许多工作正在谋划。”“目前,机场到社区之间还没有开行公交,我们正在和相关部门沟通对接,力争尽快开行一条公交线,拉近机场到社区的‘融合’距离。”刘再琼说。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宋嘉问
●区域协同联动
●区域联动发展思路与路径
●构建区域联动,部门协作机制工作措施
●区域联动的意义
●区域联动机制
●对接区域发展
●区域联动的优点
●区域联动发展思路与路径
●区域联动的好处
●区域联动方案
来源:临律-区域结对联动 打造可持续的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区域联动发展思路与路径
上一篇:马化腾被PS的20小时,“腾讯无梦想”乌龙事件谁该背锅,马化腾发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