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59-8098
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拆迁征收法律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 >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

更新时间:2025-05-09 20:58  发布:2024-08-16 11:33  文章来源: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

文章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第二十二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解读】本条是关于一般地域管辖的规定。

  一般地域管辖也称普通管辖,是指以当事人住所地与法院辖区的关系来确定管辖法院。一般地域管辖的原则是“原告就被告”,即民事诉讼由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实行“原告就被告”原则,有利于人民法院调查、核实证据,迅速查明案情,正确处理民事纠纷;有利于传唤被告出庭应诉;有利于采取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措施,如果被告败诉,还有利于执行;同时,还可以防止原告滥用诉权,给被告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本条第一款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这里所说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在司法实践中,公民在其户籍迁出后,迁人异地之前,如果没有经常居住地的,仍然以其原户籍所在地为其住所地。

  本条第二款规定,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这里所说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住所地,是指其主要营业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如果被告是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其他组织形式,又没有办事机构,则应由被告注册登记地人民法院管辖。

  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还明确列举了几种根据“原告就被告”原则确定管辖法院的诉讼:

  (1)双方当事人都是现役军人的离婚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被告所在的团级以上单位驻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2)双方当事人都被监禁或劳动教养的,由被告原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一年以上的,由被告被监禁地、被劳动教养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3)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一方起诉的离婚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4)不服指定监护或变更监护关系的案件,由被监护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北京圣运律师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地域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

民事诉讼第二十二条理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和第二十二条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来源:临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


页面浏览:11007
文章编辑:圣运律师
内容审核:侯承志律师

上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60条
下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热门阅读
相关推荐
首页 - 团队 - 招贤 - 案例 - 下载 - 邮箱 - 联系 - 法律服务自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