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5-08 21:17 发布:2024-08-15 22:34 文章来源: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
综合整治类更新项目主要包括改善消防设施、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沿街立面、环境整治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内容,但不改变建筑主体结构和使用功能。
综合整治类更新项目一般不加建附属设施,因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需要加建附属设施的,应当满足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建筑设计、建筑节能及消防安全等规范的要求。
具体从哪些方面进行整治?对城中村的居民又会有什么影响呢?一图带你了解
案例一:观澜蚌岭村
桂香社区蚌岭村实现“面子”“里子”双提升,老“城中村”有了新“颜值”变化多大?
蚌岭村入口
走近观澜街道桂香社区的蚌岭城中村,一块写着“蚌岭村”三个大字的景观石头特别显眼。
昔日老旧杂乱的蚌岭
经过“颜值”、“内涵”的双提升
变成了今天环境优雅的美景
而且在细雨的洗刷下
村容村貌更显得分外迷人~
雨后
蚌岭
巷道干净整洁
三线下地,体育设施完善
村口进出增设了智能化管理系统,道路变得宽阔顺畅,巷道和主要路段铺设了高档花岗岩,停车场和健身体育设施投入使用,垃圾实现中转,绿化美化到位,三线成功下地,燃气直接接入各家各户,一个现代化美丽新村的形象悄然展现在市民面前。
治理后的蚌岭村
告别脏、乱、差的村容村貌
居民们的生活品质也越来越高。
案例二:观澜新田牛轭岭村
牛轭岭村位于观湖街道,占地面积8.8公顷,计划投资4686.55万元,是龙华区首个进场施工的城中村。
此前,牛轭岭村内基础设施缺乏,尤其是道路和排水设施不完善,雨季常常引发内涝。
如今,牛轭岭村综合整治项目针对内涝隐患、燃气入户、交通微循环、绿化工程等17项内容进行整治。
改造后的牛轭岭村亮点颇多:
增加了11个小型停车场↓
多处绿化景观↓
特色小景观↓
新增50多个监控探头、100多盏路灯↓
部分街道已经铺上了沥青路↓
案例三:坂田新围仔村
步行街区
将城中村南北向主轴道路实施人车分流,还路权于人,打造真正的步行街区。
智慧管理
停车位借助科技手段,监控并网,改善停车措施。
安全社区
消防车道成环,增设微型消防车道,增设室外消火栓、消防水泵房,增加安全系数。打通楼宇通道,拆除原防火防盗窗,连接屋顶平台成为居民活动交流空间,提供逃生路线多样选择。
活力空间
充分挖掘现状零星公共空间,根据人群特性置入特色活力场所,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活动特性需求。
丰富配套
规划业态形成各有特色的街道生活,植入一些特色的服务配套,零售,品牌餐饮,教育配套等。
宜居宜业
规划次轴线多种办公形态,让城中村成为城市创业的首选孵化基地的可能。
舒适单元
改变原本1梯4户的空间结构,改造成更多年轻人青睐的小户型,极简居住空间,提高居住品质减少每户建筑面积,提供更多居住单元同时也提高了居住的效率,有利于降低租金成本。
开放邻里
增加组团单元内的公共服务配套,包括首层的服务前台,休闲书吧,户外庭院,屋顶花园及公共厨房,公共晾晒空间,形成便于交流的开放邻里氛围。
品质形象
沿张衡路打造新的城市形象,回应周边的科技元素及原有山地印记,带来全新的品质形象。结合楼栋不同区位优势特征划分改造等级,指导整村立面升级改造,同时建立标准化立面模块,便于快速复制推广,整体提升新村面貌。
三网入地
三网入地,虽然是看不见的基础设施,确是整个村子改造的关键,电网,水网,污水排水网络的规划建设,是城中村纳入城市综合管理体系的重要举措。
其他案例
不少城中村原本单调的围墙上“悄悄”出现了公益广告或人文故事;脏乱差的荒地摇身一变成停车场,大雨天不再出现水浸街现象,牛轭岭村发生的变化让居民竖起大拇指点赞;背街小巷的道路鹅卵石镶嵌,老围前的荷塘一汪清水再现,整个村落洋溢着艺术气息,牛湖鳌村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一中国城镇化理想成为生动实践……
观澜牛湖鳌村将旧水塘进行整改后,更加有人文气息。
改造后的共和农批市场
大浪黄麻埔村小公园的健身器材更新换代
大浪黄麻埔村小公园的健身器材更新换代
●城中村综合整治是什么意思
●城中村列入综合整治总体规划(2019-2025)
●城中村综合整治总体规划
●城中村综合整治工程
●城中村综合治理
●城中村综合整治和综合治理
●城中村 整治
●城中村列入综合整治总体规划(2019-2025)
●城中村整治提升还拆吗
●城中村综合改造是什么意思
来源:临律-什么是城中村综合整治(附案例),,城中村列入综合整治总体规划(2019-2025)
上一篇:工厂房子拆迁怎么补偿,拆迁的房屋用做工厂的怎么补偿